致痘、致粉刺怎麼測?化妝品保養品選擇攻略
致痘性、致粉刺性如何自己測試
 
「致痘性」、「致粉刺性」到底是什麼?沒有「致痘性」「致粉刺性」的成分,就不會長青春痘、粉刺嗎?
分享到微博
 
粉刺對於很多人來說,是伴隨著年齡成長的問題。而許多成年後的粉刺、青春痘,可能是源自於化妝品、保養品使用不適。台灣的化妝品成分資料庫中也可以查到,有些產品會標示「致粉刺性」。但「致痘性」、「致粉刺性」到底是什麼?沒有「致痘性」「致粉刺性」的成分,就不會長青春痘、粉刺嗎?

致痘性、致粉刺性如何看

政府和廠商是如何評估物質的致痘性或致粉刺性呢?最常見的是「兔耳實驗,將成分抹在實驗兔子的耳朵,測試其耳朵的毛囊組織變化。若是兔耳產生類似青春痘的組織學變化,該成分就被評估為「致痘性」;若是產生類似粉刺的組織學變化,該成分會被評估有「致粉刺性」。

但是兔耳實驗只是做為人類的參照,不一定能完全相同。而且我們在使用化妝品時,通常不會只接觸一種成分,而是多種成分的混合。再者,台灣已經規定從去年開始,化妝品產業禁止用動物進行實驗。成分就算沒有讓兔耳產生痘痘或粉刺,在人類臉上也未必就不產生。

致痘、致粉刺如何知道

產品致痘、致粉刺的影響原因很多:不同成份、濃度、酸鹼性、劑型、使用時間、使用方式、身體膚質等等。所以市面上標榜不致痘、不致粉刺的產品,其實作為參考就好,就算到化妝品成分資料庫逐項檢查成分,也不能證明一個混合物質的產品的致痘性、致粉刺性。

就像很多人說凡士林有致粉刺性,但根據工業用或醫藥化妝品、塗抹厚度、接觸時間的不同,產生粉刺的程度也有很大差異。加上自身的皮膚性質,若是油性肌膚擦凡士林,當然會比乾性肌膚擦更容易致粉刺。所以最直觀的方式,還是自己測試。

致痘性、致粉刺性如何自己測試

就像是染髮前、使用藥物前都要做肌膚測試一樣,在皮膚上擦一些檢測是否會過敏。若是擦上保養品後,皮膚會發紅發癢甚至灼熱,就必須停止使用。隔一段時間等紅癢消退,再次擦拭到皮膚上,若是又再次產生紅癢狀況,就表示自己對該產品過敏。

由於青春痘和粉刺的成因很多元,不是接觸某種物質就必定會致痘致粉刺。通常成分偏油性、乳霜類,會產生粉刺的機率較高。而正確檢測產品致痘性、致粉刺性的方式如下:

  • 使用試用品或先買小容量,避免測試完發現不適合,會浪費整罐產品。偏油、乳霜類產品尤其需要。
  • 在一小塊臉頰塗抹產品(依照產品的使用使用)。
  • 持續觀察一周,若沒有產生粉刺、痘痘,基本就是通過檢測。

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化妝品、保養品,都會標榜自己的天然有機,甚至宣稱是不致痘、不致粉刺,這些千萬不能輕信。就算是在論壇看到的推薦文、購買回饋,在未經自己親自實驗時,都不能夠全然盡信。通常要經過自己的皮膚測試,才能確認該自己會不會過敏、適不適合。希望大家能夠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,在抗痘、抗粉刺的路程更加順暢。

分享到微博

回上一頁